中美伦敦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已于当地时间6月10日晚结束。尽管美国特朗普政府第一时间强调此次谈判取得非常成功国客信配,特朗普更是炫耀已经和中国达成贸易框架协议,并在“真实社交”上用全英文大写强调“所有稀土都将由中国预先供应,美国将继续对中国加征55%关税,而中国对美征收10%关税,两国关系非常好!”
然而,实际情况却和特朗普在社媒上所说的完全不同。白宫第一时间澄清:特朗普所说的55%关税,包括10%的基础关税、第一任期内对华征收的20%关税以及20%的芬太尼特别关税。因此,美国对华加征的实际上还是日内瓦框架下的30%关税。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在网络上和对手“对线”,喜欢用这种“口头胜利”来满足一下自己和MAGA群体的虚荣心。但一旦到了线下,他又变成了一个较为理性的“务实派”。6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记者米兰达·迪凡的播客节目时就袒露了心声,他称:“我们正与中国制定协议,没错,与中国开展工作一贯很困难,他们在与我们的谈判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习惯我们的谈判人员做出让步。”
当然,特朗普在采访中所说的“让步”只是他个人字典里的让步,并非真的让步。毕竟国客信配,他过去几十年的从商逻辑是“不能占便宜就是吃亏,就是让步”。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显然也被他灌输了这种思维,他在6月11日接受CNBC采访时就针对关税问题对中国交底。他称,在中美两国谈判代表在伦敦举行了贸易谈判后,两国就已经原则上同意贸易休战,之后,美国对华关税不会再调整。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当天向美国国会发言时也表示,中国应该遵守双方在日内瓦达成的贸易协议条款,还称中国有一个“独特的机会通过放弃‘过度生产’以推动内需增长,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再加上美国上诉法院在6月10日作出裁决,让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继续生效,这些都在预示着,美国接下来并不打算对中国作出实质性让步。对于美方的态度,中国很显然是早有准备。我们手上最大的王牌就是稀土,这也是美国前后两次主动对中国释放谈判信号的重要原因。
尽管美国厂商在中美互相征收报复性关税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中国会打稀土牌,并且开始大量囤积稀土材料,但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过去一个月,自从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并出台稀土追踪系统后,美国更是深深感受到了稀土被“卡脖子”的痛苦,依赖稀土的美国企业面临生产线停摆的危险处境。
中国正是瞧准了美国这一弱点,开始主动拿稀土做文章。6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对美出口稀土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中方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达成了共识,那么双方都应遵守。
言外之意是什么呢?就是稀土我可以卖给你,但是你也得遵守协议,不能刚说的话就不算数,为此,中国给美国设置了一个观察期。美媒《华尔街日报》在11日对外透露了相关细节,那就是中国原则上同意恢复向美国汽车制造商和工业企业发放稀土出口许可证(不包含军用稀土),但将许可证有效期限制为六个月。这就好比法官给犯人定罪判了缓刑,如果你表现好,那么后面就撤销限制,如果表现不好,还是翻脸比翻书还快,那么对不起,这六个月观察期可能未到期之前就暂停发放许可证,不卖你稀土了。
要说这种措施,原本是美国的惯用手法,中国根本不想学更不想用。但奈何美国是个不守信用的国家,中国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美国如果还想继续和中国做生意,就必须老老实实遵守协议。考虑到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的一系列制裁还没有解除,想要中国恢复到过去那样,对外大量、白菜价式的出口稀土,那肯定是不可能了,正如中国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一样,美国想谈,中国随时欢迎,美国想打,中国奉陪到底。
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